欢迎光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简报
教育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简报 >> 正文
教育信息简报第127期
2023-12-21  点击:[]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年长而睿智的老者对话,观历史变迁,叹岁月亘古;

读一本好书,如同独自攀爬一座齐天又沉默的高山,一路风景深烙于己心;

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茗,余香悠远……

2020年的寒假,我校推出 “读一本好书”活动,现将部分老师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度书香四溢的春天……

教师教育处

2021年4月

一起治愈阅读与写作的焦虑

(语文组 张蕊)

《我的阅读与写作》,题目就很吸引我,想迅速地钻进去,给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翻些偏方,也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找些良药。费话不多说,上药!

第一剂:学

作者提到阅读古典散文可以给他的创作带来气势。也不止一次提到韩愈在写文章前,总是习惯看一遍司马迁的文章,为的是借太史公的一口气。前人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阅读之源,也是我们的创作之本,只是茫茫书海,何处是源,何处是本?读完本书后,我觉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的教材。作者提到了“从古至今,内容形式都好,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文章,并排出了自己心中的十篇,这十篇几乎都在初高中的教材里,高中统编版教材收录的篇目就有《过秦论》《谏太宗十思疏》《与妻书》。不知道教材是在什么时候失去了魅力,一提到就是背诵,就是官方,就是死板,让学生弃之而另寻他书。那我们的首要之务该是带领学生精读教材,挖掘经典篇章的闪光点,探寻经典篇章的可学之处,让学生主动来寻“气”,主动来借“气”。

第二剂:誊

文笔好的学生从来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他们几乎有个共同的习惯:摘抄。班级有个作文常常做范文的女孩竟从语文期中考试卷中也能寻到值得摘录的内容,又一次刷新了我对摘抄的认识。作者对于数十年前在《人民日报》副刊上读到的文章也记忆犹新,《数理化通俗演义》更是裁剪粘贴自各类报刊杂志。发现可摘抄的美文,誊写在纸与墨间,如若能常翻看,便是自己的文采。

第三剂:背

作者谈到“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杨朔的许多篇章作者背过,秦牧和魏巍的许多千字长文也都背过,采访包里的《历代文选》背了多年,也背了多年。作者还提出了“广读精背”的方法,作者称之为笨方法,我反而认为越笨越实,“笨”方法才是“实”方法。文章所使用的语言决定着文章的档次好坏。想要提升文笔,无他,惟背耳。这里的“背”是建立在“学”和“誊”的基础上的,知道背什么,再下上一番苦功夫,写作定会有提升。另外,这里的“背”虽是笨功夫,却不是死背,是要背与思考相结合的,引用变化用,才是最终的提升。

第四剂:磨

书中有一篇题为《文章要当钻石磨》,提出要对文章如钻石般地打磨,而我们学生的写作却常常是练习完就万事大吉,优等生再听听老师的解析和点评,也就扔到无数卷海里了。殊不知文章还需百遍磨,帮自己的文章升格才是思考和提升的过程。磨思路、磨观点、磨语言,但切记,磨的终点不是繁复绮丽,而是简洁有力。如果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堆砌,往往会失了议论的本色。作者也在文章中提到,古人好的作品恰恰是最通俗易懂的,明白如话,但里面又有音乐,有画面,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

第五剂:真

在谈到读、写散文时,作者说“散文第一要‘真’,要有真情实感”,扩大到所有的体裁,他说“能感到作者想说话,说真话,读者就有新感觉、新启发”,而学生的考场作文最缺的就是“真”。难道考场作文自选立意,自选角度,就会“真”了?我也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考场作文的失真,不是因为话题受限,而是在学习生活中缺少输入,缺少思考。每天的两点一线,满满的数理化,不关心冷与暖,白云蓝天只是高高挂起,时事更是与他们无关,少得可怜的输入更是当作消息一听,不过脑,没思考。试着关心粮食和蔬菜,给每一片云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把地球的另一边也当作身边事去思考。有了真情,结构只要自然就好。“生活中许多人就这样求于形式,止于形式,因为这比内容要容易掌握。于是就本末倒置,就异化变味,生出许多有悖初衷的事。”

第六剂:高

这一剂“高”是站得高,作者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使命与担当。2019年全国2卷的作文说:“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2020年全国2卷的作文说:“‘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18岁的青年,肩上该有一份责任与担当,不是只有自己的好恶与喜怒,还有社会与家国,世界与未来,站得高,为文才会高。

药要一剂一剂的吃,书要一本一本的读,文要一篇一篇的写,只要琢磨,定会有收获。

《班主任微创意》读后感

(语文组 王晓羽)

《班主任微创意》作者吴晓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人物,担任过初高中各类班主任,主持国家级课题一次,她的班主任故事和班级创意活动,多次被重庆电视台,《重庆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作为班主任,常常会因为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而感到头疼。如何将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并能取得一定的实效呢?在读完《班主任微创意--59招让班级管理脑洞大开》这本书后我不禁感慨:作为班主任,有时我会对班级的工作感到无能为力,可是在吴晓霞老师那里,她却可以凭借着一个个创意去实现“无所不能”。在这本书中我学习到了十个方面的59个微创意。如:开学打造、活动的开展、常规习惯、家校沟通、早恋的处理、干部的培养、心态的调整、学习动力、自我管理、应考的技巧等,这些都包含着一个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在每一个创意的背后是吴老师精心设计的“请君入瓮”,期待的是学生们的“自投罗网”。

这些微创意的灵感来自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爱。作为一名老师要尽可能地去走进学生,去了解现在流行什么,学生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去想办法吸引他们,去设计一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活动。我们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虽然是本着教育的目的,但如果能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多从理解他们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用爱的名义,爱的方式去和学生沟通,那么这样的沟通会让学生感受更深,更容易接受。

平日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比较繁琐和枯燥的,常常要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棘手的问题,有时候会很急躁,有时候会感到无能为力。通过读吴老师的书,让我看到她的自信,她的创造力,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她始终相信通过改变一定能为学生带来新生。“唯有不断的改变,不断的突围,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变化。”的确,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带着独特的思考力,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对待班级管理的无尽的热情,精心的设计着每一个活动。作为班主任,我的工作中也会出现许多班级里个性化的问题,照搬照抄他人的先例或许也能够将问题解决,但是在处理问题的针对性上可能就会打折扣。面对一个个个性十足的学生,如何对待他们,去更好的与他们沟通,去更恰当的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路上。因此做一个不断思考的班主任,很有必要。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读到高中,他们很熟悉一些班主任的做法,也似乎了解班主任这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很多方法,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被历任的班主任反复使用,孩子们已经没有期待了。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很佩服身边的许多资深的班主任,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虽然大学里没有开设如何做班主任这门课,但在工作中,我却可以学到很多前辈的经验。他们不断地在班级工作中实践,如建立班规、干部值日、民主议事、自选座位等等。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管理手段,只要加入一些自己班级特有的元素,还是可以让方法重获新生,让学生体会参与的快乐的。

工作中有了一个好点子,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颖上,还要能真正挖掘学生潜能,通过这些巧妙的构思,让很多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态,作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推动他们的学习生活。创意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作为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用更贴近学生的方法去引导,发掘学生的潜力。

读后感

(外语组 张红艳)

通过阅读龚亚夫老师的《多元目标英语课程》,我学习到了跨文化意识的课程理念,对我的英语教学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

学习语言要求我们要兼顾语言文化的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不对等,因此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加深对华夏文明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1年的英语高考题型有了很大的改革,增加了读后续写的写作任务。读后续写这一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新题型,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优秀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我发现我们学生在这一题型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不十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导致行文逻辑不甚通顺,续写往往不合乎文化背景。通过对跨文化意识这一课程理念的学习,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那么,总结一下如何在教学中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首先,文化知识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教授文化知识时,我们不但教授衣、食、住、行等,还应该多多涉及文学、艺术、科学、风俗习惯等。另外,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借助隐性教学来实现,教师的指导地位很重要。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正确观点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终,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表现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英语学习是一种创造性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语言交流、思维认知、多元文化、横向联系和素质培养结合在一起,这是英语教学的多元目标,也是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读《绝非天赋》有感

(外语组 高嵩)

去年同事就推荐这本书,一直存着电子版,这个假期有时间把ungifted《绝非天赋》这本书读了读。读的中文版本,觉得更有助于理解。本书围绕着“了解智力,提升智力,发挥智力”这个主线来展开,说明智力会随着人的心理发展而不断进化,因此,每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发展个人才能。

全书的内容很多,但我想围绕动机这一部分谈下感受:

文中所说: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社会认知研究人员表明“动机”具有动态性、多层面性和语境性(contextual nature)的特点。如伊丽莎白·林嫩布林克和保罗·平特里奇所说:社会认知模型强调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获得动机,重要的问题是要理解学生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拥有动机,以让他们获得学业成就的。这种关注点的改变意味着教师或学校心理专家不应该一刀切地为学生贴上“有动机”或者“没有动机”的标签。

相反,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使人想要某样东西。多巴胺能够引起诸如欲望、兴奋和希望等情绪。在遇到有可能获得巨大回报尤其是风险较高(如赌博)的情形时,多巴胺系统便会疯狂。但是当你的欲望实现以后,多巴胺并不能保证你一定会喜欢你所得到的东西。因此,尽管多巴胺可以令我们感觉良好,但它并不一定真正能使我们感觉良好。鉴于多巴胺的这些特性, 肯特·贝里奇(Kent Berridge)认为多巴胺在行为中扮演的角色是“诱因动机”(incentive motivation),即多巴胺对我们的注意力产生影响,使得那些与我们个人兴趣相关的事物更加凸显。但我相信多巴胺的内部运作机制对我们认识动机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学生的投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前积极或消极的学习体验,以及基于这些体验所获得的期望值高低。比起专注于如何通过可能的外部奖励(如钱、成绩)使人们更有动力,我们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创造学习条件、体验和积极的期望上,从而使学生不但想要而且喜欢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作者提到,人们对多巴胺是有误解的,对动力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我觉得内驱力对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内驱力决定动机的方向和大小。我认为不管是孩子学习,还是成年人做事情,当大家完成以后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不是为了明确的哪个动机才完成的,那么这种做成事情的成就感也不会是一开始就有的,需要后来一直持续不断地练习,就像英语学科一样,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自然就会有收获。这样就会有持续的正向输出。高中生还是处在学习的最佳时期,有时间和精力多投入在学习上,是会取得成绩的。现在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分数而努力,在没有监考的情况下,也是企图不劳而获的。我一直鼓励班级英语学科学习成绩最落后的一名同学,我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尽管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太好,但是每天都督促他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果然上学期期末,他兴奋的告诉我,他的英语成绩终于及格了。我觉得这就是让他得到了积极的体验,从而他更加努力学习。

以上是我粗浅的认识,我觉得这本书还值得再读几遍,应当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读《微妙的平衡》有感

(物理组 陈阳)

《微妙的平衡》是加拿大作家罗因顿·米斯特里所写的一篇长篇小说,故事以1975年的印度为背景,当时印度国内混乱不堪,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冲突不断。在一座海滨城市,一个艰苦谋生的寡妇、一个无法容入城市生活的山区少年,一对在种姓冲突的灭门惨案中幸存的伯侄,四个人背负着各自的往事聚到同一个屋檐下。他们在令人窒息的窘迫生活中产生了家人般的情感,共同面对最艰难的岁月。可是,每当生活透出些许光明,错误的选择、无情的命运便会接踵而来,这些经历使他们意识到,真正的坚强不一定是抵死抗争,而是维系那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之间微妙的平衡。

读了这本书,“平衡”这个词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态平衡,保健养生讲究阴阳平衡,物理学中的稳定状态要求受力平衡,而良好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自身修养的提升,也是建立在几大平衡条件的基础之上的。

一、严格管理和人性化关怀的平衡

管理班级时班主任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形成一条道德与行为“底线”,如果学生触碰到了“底线”,那么严肃的批评与适度的惩罚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他同学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比如,良好的课堂秩序,安静的自习氛围,清洁的教室环境,这些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学生能够安心投入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个别学生破坏了这种美好,那么班主任就必须用“严格管理”来制止,立场坚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一个学生如果多次犯错,背后一定有他特殊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来自问题家庭,从小在教养方面有缺失,有的孩子曾经与老师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排斥老师的管理和教育,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用“人性化的关怀”来帮助孩子,通过平等对话了解他们的过去,倾听他们的困扰,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而后引导他们逐步修正不良行为,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在这种纪律与爱达到平衡的集体中,学生会以一种放松的姿态遵守班级制度、服从教师管理、进行自我约束,班级氛围平和有序。我们班有个孩子,我们姑且叫他“S”,成长的过程中父爱缺失,敏感而脆弱,学习上、生活中发生任何问题都可能成为他不来上学的原因。高二下学期,孩子突然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学校和家长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找他,一个星期后他回来了,坚定的要求退学。后来,孩子的妈妈放弃了,跟我说,“他要退学就让他退吧。”可是我觉得,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不能把他推向社会,如果退学,孩子的后路就断了,而且这种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人性化关怀和引导,所以我连续家访,听他倾诉,给他买了十几本书让他在家阅读,鼓励他用文字来释放自己的情绪,跟他分析退学后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告诉他老师和同学随时欢迎他回来。一个月后,孩子决定回来上学,孩子妈妈说,是我的书和我发给他的无数短信感动了他。现在,这个孩子会开玩笑的叫我“母后”,年级排名80名,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偶尔会有情绪波动,但是已经绝不言弃。

二、教师监管与学生自主管理的平衡

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是评价一个班级是否成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卫生委员管理值日生,学习委员管理课代表,班长负责监督同学各项日常行为,文艺委员、体育委员负责组织班级各项文体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学生会具有更高的主人翁精神和更强的集体责任感。但是,现实往往没有这么简单,一个班级的学生性格、习惯、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经常会有学生不自觉的“违反纪律”,不自觉的“不完成作业”,不自觉的“与同学闹矛盾”,这个时候,自主管理没有办法起到震慑和矫正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这些不和谐音符进行监管。自主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形成学生自律的特质,班主任监管可以使习惯不好的学生有所顾忌、有所约束;自主管理缺失的班级,学生容易出现“老师在时鸦雀无声,老师不在时鸡飞狗跳”的局面,班主任监管缺失的班级,容易出现学生的两级分化严重、学生间矛盾激化的情况,只有两者平衡实施,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在我的班级,每个学生会负责班级的一项事务:不做班委的同学要承包一件小事,比如第一节课前关灯,放学关阳台窗,整理答疑桌的桌布,给花浇水,做班费管理的会计和出纳……;班委们非常明确自己的职责,团支部定期更换墙报,卫生委员设计值日生表,生活委员通知饭卡充值,运动会前体委组织班级内选拔赛,男孩儿班长组织午睡开始的前五分钟,女孩儿班长提前一周就把运动会需要采买或准备的东西列出清单……,各项常规工作按部就班,服从这些班委的管理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习惯,作为班主任的我是完全不用介入监管的。但是,我必须通过抽查和认真观察,去发现卫生清扫中不合格的情况,去发现午睡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违纪现象,去发现自习中某个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去发现某些同学之间的不和谐状态,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协调。班主任的这种让学生“摸不到规律”的监管,可以对一些自律性较差的孩子起到警示和督促的作用。

三、班主任忙碌与闲暇的平衡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每天都可能有各种突发问题,某个孩子在家与父母发生矛盾情绪低落,某个孩子因为感情问题无心向学,某个孩子成绩不理想遭受打击,某个孩子厌学想放弃自己……,再加上学科教学,上课、做题、备课、批作业、答疑……,一天的苦口婆心、辛苦忙碌之后就会觉得身心疲惫。但是,这样真的是敬业吗?这样真的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吗?这样对自己、对家庭公平吗?如果我们在忙碌中感到焦虑,我们的焦虑就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我们的脸上没有笑容,学生也不会觉得到学校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如果我们埋头工作却不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关注什么,学生会因为觉得和我们有代沟而影响教育效果;如果我们不留出闲暇放松、充实自己,导致身体亚健康、精神不振作,这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以,班主任即使工作再忙碌,每天也要有一个小时放空自己的时间,听听音乐、读读书,喝茶,冥想,瑜伽,只要是能让自己觉得精神振作、身心放松的方式,都可以尝试。劳逸结合之后,再微笑并充满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再心平气和的面对学生,教育的效果反而会更理想。还记得有一个阶段在学生中特别流行《哈利波特》,我花了一个月,在午休时间读完了这个系列的七本书,非常有趣。当时班里有一个特别内向的女孩,平时从来不和老师交流,我发现她的书背面有“斯内普”教授的贴纸,于是,某个课间,我走过她的身边,很随意的问她:“你为什么喜欢西弗勒斯.斯内普?”她当时惊诧的眼神是你无法想象的,或许她完全没想到她的班主任会这么了解《哈利波特》,然后,她绽放了一个我从没见过的灿烂笑脸。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我的朋友,现在读博士了,学习上、生活中遇到问题仍然会主动和我交流,征求我的意见;还有一个学生,不喜欢物理,觉得物理非常无趣,我一直在寻找突破口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或者唤起他学好这一课的斗志,后来我发现他喜欢推理小说,于是问他读谁的作品,他说“东野圭吾”,读过著名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听他说完,我随口说出了八本东野圭吾的其他作品名称,告诉他每一部大概的风格,然后推荐他看《神探伽利略系列》,因为这个系列里面涉猎了很多物理原理和应用,后来这个孩子告诉我他当时是“震惊的”,一个物理老师竟然看了这么多“闲书”!不过因为这件事,这个孩子喜欢上了我这个物理老师,当然就对物理多了一份感情,后来的物理成绩也是非常理想的。这两件事的结果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原来孩子们是这样的渴望被我们理解和认同,原来我们花时间多读各种书是可以在放松自己的同时赢得学生们的喜爱的。

平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生的艺术,而班主任工作又何尝不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呢。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天平的两头努力寻找一种对班级对学生、对自己对家庭都有益处的平衡状态,便可以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自得其乐。

邂逅慢慢

读《孩子你慢慢来》———由书名发绮思

唐文倩

初见这本书时,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在这个凡事都匆匆的时代,“慢慢”这两个字显得那样的突兀,却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慢慢,似乎好久都没有慢慢了,它像儿时的一个好友,经历了时光,发黄了颜色,却金灿灿地在夕阳中微笑着向我走来,轻轻地握住了我的手,传递了它的温度。

曾经好多年,甚至数不清有多少个春天的清晨,我从繁花下走过,十分想驻足,去触碰一下那柔嫩的花瓣,呼吸一下花儿的芬芳,去寻找一下童年午后那熏醉的花丛里不期邂逅的幸福的五瓣丁香。然而,却只有步履匆匆和心中沉重的焦虑———我在赶时间!夜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又经过花丛,花儿在夜色和暖风中欢唱,皎洁朦胧,我却匆匆逃离,生怕被自己辘辘的饥肠煞了风景。春花秋月,与我无缘!我是一台轰鸣的机器,时刻不停运转,年华在机器与齿轮的飞速的摩擦中,迸溅出最耀眼的火花,随后幻然寂灭,无声无息。

有时沉首思索:生命是什么?它应该是一条斑斓的小溪,轻轻地抚过每一粒彩石,亲吻过每一株水草,在激流中澎湃,在寂静处喘息,它应该有它的节奏,舒缓有序、四季分明。

龙应台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早期,她的第一个孩子大概应同我的年纪相仿或略小。我们这代人恐怕是最后拥有童年的幸福人了。拿我来说,很少的作业量、没有练习册、补习班,刚上小学低年级时甚至还享受过每天只上半天学的美事,因为学校太小,教室不够用。父母天天忙于工作,根本没有精力监督孩子的学业,只要期中期末的大考名次应付的过去,就万事OK。填充我们童年时光的事简直多而美妙。由于有哥哥作为玩伴,所以可以玩的花样远远超出女生的范围。上山捉鸟、下河摸鱼,蝈蝈、螳螂、青蛙、蝌蚪、蜻蜓、蝴蝶、毛毛虫、小花、小草,构成了一部活灵活现的《昆虫记》。有时躺在青青的草丛中,看白云从碧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过,直到掠过远方的山黛,直到盯得眼睛酸痛。因为有大把的时间,除了看云,无事可做。或者去小溪边盯着水中颜色暗淡的小鱼在空灵清澈的水中浮动,树木的倒影在水面忽明忽暗,时光就那样恬静而欢快地溜走。一切都很慢,慢下来的时空象大块的果冻,甜腻而迷人,流光溢彩,回味无穷。安安(龙应台的儿子)就是在这样的慢慢中被母亲携着手长大。

今年春节前的一个月,网购了五颗大大的水仙花球。从栽下花球起,我便开始期盼,如同《兰花草》歌中唱的,“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每天浇一次水、喷三次水,又施肥又打药,然而仍旧觉得长得慢。后来,竟成了一种心理负担,由于太过期盼,便患得患失。大年初一的早晨,终于等来了第一朵花儿的开放,淡淡的香气,俏丽的容颜。随之,我的心不再焦虑,似乎完成了一个很大的项目,就此画了一个句号。但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是我所预想喜欢的。夜渐渐静了下来,回想这一个月的心路,我本在做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可是过程好像并不快乐,我过于期盼结果,却对它缓慢的生长过程挑剔嫌弃。这完全背离了初衷,我要的是快乐,可是快乐蕴藏在整个的慢慢过程中,我舍了本,逐了末。

这样的心境,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时常遇到。现在的学生,早已失去了享受童年的资格。每天繁重的功课、过多的课外补习,父母焦虑无助的心情导致的重复的唠叨,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殷殷教诲,在孩子们的心中只浓缩成两个字“快点!”如何可以慢慢?且说有几个孩子真正认真观看过一株植物的生长,看过一种昆虫轰轰烈烈演变的一生?不识五谷、不分椒麦的人大有人在。孩子们在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从电脑中获取捷径,模拟人生,纸上谈兵!

慢慢,已经成为一种昂贵的奢侈!

我用手摩挲着这本由台湾淡水大学教授,近代知名女作家,席慕蓉的好友——龙应台女士写的《孩子你慢慢来》,却久久不愿翻开。

上一条:教育信息简报第128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