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懂得“活着是美好的”
情景再现
都是手机惹的祸?
2018年,四川省某高中生徘徊在河边,情绪激动,不停哭泣,好像有跳河的迹象。异常的举动被经过的警察所注意,最终和围观群众协力劝说、营救该女生,将其救上岸。
经过询问,原来是孩子在家整天玩手机,父母劝说无效,产生了分歧和冲突。一番争吵后孩子离开家门,并给父母发来一条“永别了”的短信,打算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还好没有酿成最终的悲剧。(高中生学习网报道)
家长困惑
困惑一:翻阅网上的信息,有的孩子因为模拟考试不理想压力太大要跳楼,有的孩子军训因为被教官批评了就要轻生,还有的孩子和爸妈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你说现在的高中生怎么都这么脆弱?
困惑二:从孩子的电脑上看到很多二次元的作品,里面有血腥、暴力的元素,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真怕孩子会效仿这些不健康的做法。
对比孩子成绩不好、性格孤僻、亲子不和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做家长的,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其他的困扰都可以慢慢沟通解决,唯独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绝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面对这些“敏感又脆弱”的孩子,我们如何从家庭的层面,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呢?
专家解析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自我”的力量逐渐发展和完善,希望步入成人的世界。当与现实存在冲突时,往往会把对父母、老师乃至社会的对抗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有人也将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之为“仇亲期”。
孩子一些极端行为的背后,并不是真正地病态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是想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关注与认可,突出“我”的独特与价值。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内心情感上的矛盾、敏感、脆弱,才能从本质上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一、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发现,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且逐渐呈现低龄化的发展,青少年自杀率逐年升高。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也是每个青少年获得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家庭成员是否健康、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民主、父母对孩子是否关注和陪伴,都将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水平。
2、个性因素
当遇到外在的压力与事件时,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调节、认知观念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果他们情绪负性悲观、又习惯把错误完全归因于自身原因,自我效能感降低,更容易引起孩子悲观厌世的行为。
3、学业压力及社会压力
学业负担的加重、竞争机制的引入以及学习环境的不愉快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此外,社会环境的压力与功利化也会使孩子缺乏自由发展的创造力,缺乏对自我兴趣的探索,使学业与生活变得消极。
4、人际关系紧张
青少年阶段对同伴关系尤为重视,在同伴关系中寻找自我价值与定位。孩子在校园中被欺凌、被孤立,人际关系紧张或同伴资源缺失,更容易引发孩子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如果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又缺少父母、教师的关注或成人的人际支持,很可能会用极端的方式寻求情绪的突破口。
5、心理疾病
孩子的自杀自伤行为如果是因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导致,则需要给孩子转介到正规的心理医院,接受心理医生及心理咨询师的治疗与辅助。
行动指南
拓展生命教育的长度与宽度
有些父母会觉得“这么点儿事情,就要自杀、自伤,真是白养你长大了。”其实,孩子行为的背后既体现着他们内心的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少年对生命的思考、理解不全面,对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父母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关注生命状态、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生命成长、挖掘生命潜能,拓展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1、看到生命的美好,与孩子聊一聊“生命诞生的过程”。
生命是一个神奇和严肃的话题,孩子小时候,当家长被孩子问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应当正面回应孩子的探索,帮助他们了解生命的历程,让他们了解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也可以通过视频、绘本帮助孩子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不回避他们的问题与困惑,当他们看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历程,看到自己生命诞生的美好与坚强,孩子也会因此更加感恩和珍惜自己的生命。
一位高二的女生,在青春期阶段一直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美丽、不受其他人喜欢,因此情绪极度敏感自卑,甚至有过想要结束生命的想法。后来母亲带着她去到心理咨询中心,在心理咨询师的引领下,孩子重新体会了一下生命出生的过程,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尝试穿过狭窄的产道,在觉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其实,每个生命的诞生就是历经艰难的,当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代表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坚强的、充满力量的。
2、敬畏生命,不回避“死亡”这一话题。
在大多数人的观点里,谈论死亡不吉利,死亡离我们太遥远,对孩子谈这些太消极,因此会选择避而不谈。但其实,有时候对死亡的回避,反而会让我们对亲人乃至自己的离去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让生命充满遗憾。
孩子在4岁左右就会逐渐形成对死亡的概念,如果父母一味地回避,没有正确引领孩子面对死亡,很容易让孩子对死亡有错误的认知,产生负面的或恐惧的情绪。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意识到“死亡”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最重要的是在活着的时候能够珍惜家人、追求梦想,即便死亡来临也没有恐惧和遗憾,通过对死亡的思考,看到生命的弥足珍贵。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死亡的背后不仅仅是分离,还有永生的爱,让孩子对失去亲人的思念赋予意义,就像萨瓦特尔所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3、思考生命,和孩子共同分享“希望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每个人在临终时都会对生命抱有遗憾,如果再重来,我希望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他人期待的生活;我希望没有那么拼命地工作;我希望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希望没有和好朋友断了联系。生命的遗憾往往让我们思考“我到底希望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更多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你真正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希望未来的职业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对未来的家庭有着怎样的期待?”这些都是人生探索的重要部分,让孩子看到不同年龄段生命的责任与光彩,为生命赋予广度和温度。家长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为孩子讲一讲自己作为过来人的感悟与思考,让孩子探索未知的人生,不为生命留下遗憾。
4、经历生命的过程,和孩子共同养育植物或动物。
生命是一个诞生、成长、绽放、凋零的过程,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都会经历同样的历程,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共同养育植物或动物,体会陪伴它们成长的过程,让孩子看到一个生命的成长与衰退,观察生命的细微变化。在陪伴成长的过程中,还会体验到与它们情感的连结。
有时,一定的仪式感也可以增进孩子对生命的敬重与珍惜,例如父母可以陪伴孩子记录植物绽放的周期、每天细微的变化,体会生命的美好。同样,某高中孩子的父母,在他们共同饲养的宠物兔子去世后,父母选择与孩子共同为小生命举办追悼会,让孩子看到生命即便离开,依然值得思念与爱。
5、珍爱生命,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及作息习惯。
养成规律的作息、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坚持健身,让每一天都有充沛的体力和脑力,是对生命最根本的保障。家长应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作息规律,不熬夜、不突击,督促孩子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大脑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休息,兼顾学业与休闲,关注身体的健康。
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在饮食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家长应该给孩子合理膳食,不要过多地接触“垃圾食品”,不要用饮料代替水,让孩子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6、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与原则。
家长从小就应该帮助孩子进行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让孩子看到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认清在危机时刻“生命第一”的原则,例如:再着急也不要闯红灯;遇到恶性事件先保证生命安全,再寻找解决办法;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求救。家长也可以通过新闻中出现的案例,与孩子探索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智慧。
7、拓宽生命,帮助孩子发现他的潜能和力量。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有独一无二的珍贵与美好,当孩子处于悲观消极、否定自我时,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发掘他的潜能和力量,让孩子看到希望,找到孩子的积极力量,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发展他的优势,静待花开。在鼓励与爱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自信,找到自我的价值,在人生的历程中看到自己的光芒。
自助训练
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不是与孩子大谈、空谈心灵鸡汤,而是借助于生活的点滴、身边的案例来帮助孩子看到,其实对生命的探索离我们并不遥远,思考生命,才能珍惜生命。
2020年初打响的新型冠状病毒战役,已然成为全民的行动,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的最新动态,一个个数字代表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背后的家庭。父母可以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可以思考探索以下方面:
1. 生命的流逝
2. 每个生命对于家庭的意义
3. 奔赴前线的工作者对生命的信仰
4. 敬畏生命,不打破自然规律
5. 每个人生命当下的职责与使命
其实,作为家长,自身对于生命、人生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如果家庭的氛围是从容、温馨、积极的,那孩子也会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并用这种力量感染自己及他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