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简报
教育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简报 >> 正文
教育信息简报第123期
2023-12-21  点击:[]

为高效落实新课改精神,优化校内现行教学课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开拓新形式下的创新视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我校不定期的会派各学科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希望通过外出学习以及校内分享,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高考的未来形势、课堂的优化方法以及个人的发展需求。从而,不断的提升自我,丰富教学,赢战高考!

教师教育处

2019年10月

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点复习体会

语文组 李宏杰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所以只能做一个大概的陈述,我把它概括为三知:知题,知意,知法。即知其题型,知其设题的目的和考察能力,知其应对的基本方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备考

(一)、知题

(1)选材范围:课标卷论述类文本中,从命题选材来看,选文以社会科学为主,注重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从2009年到2019年这10年的课标卷看,只有2012年考查科技文阅读,其他年份均考查社科文阅读。高考试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文化味道浓厚。

年份 内容范围

2009 诗与歌词文艺学

2010 金石书画漫谈书法

2011 诗经文艺学

2012 科技黑箱科技

2013 《老子》的年代(Ⅰ卷)中国凤文化(Ⅱ卷)传统文化

2014 美的奥秘(Ⅰ卷)古代食品安全监管(Ⅱ卷)美学传统文化

2015 艺术是什么(Ⅰ卷)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Ⅱ卷)美学传统文化

2016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文字学传统文化

2017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Ⅰ卷)《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Ⅱ卷)社会科学传统文化

2018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Ⅰ卷)“被遗忘权”之争(Ⅱ卷)社会科学传统文化

2019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Ⅰ卷)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前启后之成就(Ⅱ卷)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社会科学传统文化

(2)选文特点首先文本内容专一,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然后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思路清晰。其次注重传统文化。从2009年课标卷出现至2019年的10年间,有6年的阅读文本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时代感强也是一大特点,选文内容大多是新的研究成果,近年又关注到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如2014年的《古代食品安全监管》,2015年的《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2017《以气候正义为视角》。2018《“被遗忘权”之争》。

(3)从命题形式看,选文字数从800到1200不等,多数超过1000字,考题一般为三道单选题,每小题3分。预计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应该会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和试题难度。

(二)、知意

这一组试题的考查目的及内容试题命制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六大能力中“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要求。考查目的及内容根本上都是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准确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具备理解语文语言的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注重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的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这些试题或是比照选项与文本信息的异同;或是推断选项是否与原文说法一致;或是考查对原文的论证分析是否恰当;或是判断选项内容是否合乎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2018新增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对考生的分析和理解、判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该考法一直持续了两年。

从命题角度看,体现出重能力的趋势。之前高考命题的选项基本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2017年新增对原文论证分析的误项判断;这一变化表明,今后高考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个人以为如果掌握了考察能力的阶层,也就可以相对容易一些去理解命题和分析指导。

(三)、知法

(1)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勾画的习惯

许多考生面对论述类文本试题,为了节省时间,习惯先看题,然后再对照文本,按“题”索“文”,心气浮躁,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近几年高考论述类试题不再机械照搬原文,而是侧重整体文意的把握,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文本和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鉴于此,建议用整体阅读的思路来解答问题。

1. 整体阅读包括读文和读题。读文,有利于快速梳理文章思路,弄清文本论述对象和作者观点态度,阅读过程中还要勾画引用的事实材料及论证方法等。读题,则侧重于把每一个选项都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判断,不能只看一个局部。

2、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勾画关键的语句,便于更准确、有效、快速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如将原文中的核心概念、观点句、阐释句、结论句、主旨句、概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勾画出来,阅读文本时还要关注以下词语:①概念词(内涵和外延 )②范围词(全、凡、任何,有的、大部分,只、唯有等 )③动态词(已然:了、过等;未然:将、会等;必然:一定、定能等;或然:可能、或许等 ) ④代词(这、那、之、其等 )⑤总领词(总之、可见、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 )⑥因果词(由于、因为、因此、因而等 )⑦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⑧程度词(很、极、太、极其、格外、分外,稍微、略微等)⑨关联词(不仅,而且、甚至、更进一步讲、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因此、所以等)…… 这些常常是设题的陷阱,也是解题时要重点比照之处。

(2)掌握错误选项设置的基本规律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如:偷换概念、说法绝对、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因果混乱、混淆时间、答非所问等,分项熟悉并强化训练,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选择题中选“是”(要求选出正确项)的干扰项,和选“非”(要求选出不正确项)题的应选项,都是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综合不正确的选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答题陷阱。这些陷阱的种类和设置规律,集中考查考生的逻辑理解和推断能力。

熟知以上设题陷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出题目中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3)传授规范的解题步骤

1. 准确定位——在选项中找出上述命题者设题的关键词语,回到原文中找出与之“照应”的信息区和关键词语;2. 仔细比照——把选项与题干比照,把选项与原文比照,再比较选项和照应句,找出二者有差异的表述,进行比照,理解两者意义实质是否相同,亦即“转述”是否等值的问题;3. 权衡判定——把选项与选项进行对比,从而准确判定出哪个选项是“更恰当”或是“更不正确”。

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在判定选项错误时一定要明确判断该选项属于何种错误类型,即掉入哪种逻辑陷阱,这样就能避免由于考生知识理解不透彻而出现误选的遗憾。

在高三总复习中,应精选习题不断进行强化训练,侧重文化类文本阅读,通过三轮有序的循环复习训练做到熟练解题,并最终实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高效得分的目的。确答案。在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后,才能更好地识别选择题干扰项中的陷阱。

以上是我对议论性文本阅读的一点思考。

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外语组 陈雪

2020年9月26日,我参加了由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大连市教育学院,长春市教育局研究室,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等协办的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英语高考备考研讨会。此项活动包含两项内容,一个是高三课型展示,另一个是高考备考策略交流。

专家们从《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出发,总结和区分了2019年英语高考全国卷和以往高考卷的相同和相异,解析了高考备考的方法和方向。她们从英语教学出发,指出了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误区,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指明改进的方向,并且着重介绍了特色校在高考复习中的具体经验和建议,实用而有效。而四个城市精心准备的高考课型更是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采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受益匪浅。

具体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1. 高三英语教学要以《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为指导,做到心中有要求,心中有目的。

2. 高考备考要从起始年级抓,三个年级统一抓:不能只重高三,高三与高一高二应有连贯性。

3. 及时有效地研究高考新要求、新动向,了解题型的特点、难易,找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 英语阅读注意大意题,推断题,总结题,难度会有所增加。因此阅读理解练习选题要新,难度要够。

5. 英语写作强调卷面整洁。写作练习,采用地毯式练习,不放过每一话题。不建议临考押题。

6 注重基础,全面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逐步扩大词汇量并着重培养语言运用中处理词汇的能力。同时注意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培养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怀。

参加2020年东三省四市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心得

辽宁师大附中化学组:蒋舒远

2019年9月26--28日,我校高三年级部分学科教师去哈尔滨参加2020年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我有幸代表大连市在现场讲授高三一轮复习课《化学平衡常数》,并在现场认真聆听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报告,哈尔滨一行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自己的复习思路,更加明确了复习方向,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对2020年全国新课程高考命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研究高考真题,探究命题规律,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考是我们教学的方向。反思是一轮复习的基点。反思和梳理是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前提,要对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大盘点、大清理、大反思、大梳理;把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编成若干专题,逐个加以突破。我们要善于反思,梳理教与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要列出详尽的负面问题清单,要反思存在的问题,要探寻原因,要找到破解的办法。要对每一个考点、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2020年高考“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否则我们的教学也许会做无用功,浪费时间。所以我们打算在接下来的时间按照考纲要求逐一落实考点,夯实基础。

二、聚焦课堂,提高效率,注重备考节奏,增强复习的效果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好时间。一轮复习效率如何,就看教师讲的精度如何。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教师多讲、全讲,教师只有备课充分,才敢大胆舍去,才能抓住关键,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才能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精讲,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语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思维含量,课堂教学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多采用问题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多进行整合教学,挖掘知识点内在联系;重点讲主干知识体系、讲审题解题总结。

三、自主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

自主是一轮复习的呼唤。高三的备考,关键是学生如何备考;高考成绩,不是老师考的成绩,而是学生考的成绩,因此在高三备考中必须树立质量第一、学生为本的备考理念。有没有关注学生,能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决定着高考的成败。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其核心精神是“还课堂给学生”,因此,一轮复习必须让学生勤于动笔、精于计算、勤于总结、定期回顾、善于思考、贵在感悟。在教师指导之下,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高考复习也要做好 “放与收”-----课堂有问题,课后有总结。

四、精选试题,增强训练的精度

筛题是一轮复习的境界。教师要跳进题海去摸大“鱼“,抓好“鱼”,一定要使题目的质提上来,量减下去,减负增效从选题开始。要选经典的题,有新意的题,有思维价值的题,符合梯度的题,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准的题,对学生有启发、有启迪、有启示的题,使学生回味无穷、流连再回首的题。选题不准不精,就势必决定了学生的练、教师的讲都是低效的。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越是盲目地、大量地做“垃圾题”,越是心里没底。 精做高考题从而提炼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高考真题:题于卷中现,理从书本来。

 五、调整好心态,多鼓励学生,激发内在动力,提高应试心理水平

  状态是一轮复习的动力。只管学习,不管状态,注定失败;不在状态,学习懈怠;进入状态,提升飞快。高考最大的较量是状态的较量,许多学生不是输在智商上,而是输在状态上。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高原期”唤醒其责任意识,树立其高考目标,激励其迎考斗志;给学生暖心的话语,激励的表情,自信的气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人在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下,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其身心潜在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消除焦虑、紧张等心理失常状态。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情况,越是考题简单,有些学生越会掉以轻心,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反而失去了考题难度偏低这一优势。只有那些心理素质好,细心、有耐心、基础扎实的同学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高三高考备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加以指导。我们在高考复习中,高三备课组一定要做好顶层规划,把握复习节奏,控制复习进度,及时反馈效果,让科学备考成为高三备课的主旋律。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考能力,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组协作,尽己所能,全力以赴,备战高考!  

参加东北三省四市高考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生物组 高亮

今年的9月26日,我跟随大连市高中生物学科教研员慕晓茹老师远赴哈尔滨,参加2019年度的东北三省四市高考备考研讨会。与以往不同,这次会议我不仅仅要学习高考的备考经验,更为重要的,我是带着任务来的,将代表大连市上一节题为《基因的表达》的展示课,同哈尔滨、长春一起进行同课异构的交流和研讨。现将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简要概括如下:

1. 关于备考——根据高考动向,调整备考策略。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解读高考的指导思想;深度解读高考真题,挖掘试题的形和神;通过高考真题,寻找“考试能力要求”的落点。

根据全国卷Ⅱ近些年来呈现出的多变、灵活、注重能力考查等特点,教师需要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组织呈现知识与技能,重视从不同侧面理解知识,拓展情景、灵活运用;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运用概念图策略;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注重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本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等。总之,教师要明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在高三的备考中也要完成核心素养观下的课堂教学转型。

高考一轮复习要重基础,二轮复习重专题,前者要求基础要夯实,除了教材正文外,旁边思考题、课题背景、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延伸拓展甚至每个专题前的介绍都不应忽略,做到细致全面的复习,不能有知识点的遗漏。特别是高考不仅考课本正文,问题探讨,阅读材料,旁栏,选学内容也可以作为试题的背景出现,需要引起重视;后者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总结提升,在专题复习中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形成应试技巧,从而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2. 关于上课——根据学生学情,设计高效课堂。

《基因的表达》这一节课属于“中心法则”的重要内容,它表述了遗传信息如何从DNA流向RNA,再从RNA流向蛋白质。备课中我除了研究课标教材和考纲外,还查阅了近五年的高考题,发现了两个特点:一,它没有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也就是全部是选择题;二,没有单独进行考查,基因表达往往与DNA复制、生物的变异等内容综合起来。于是,在慕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基于新课改核心概念下的高三一轮复习课”,突出强调了RNA在基因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堂导入环节:利用软件“制造”一个蛋白质,学生深刻明白了为什么基因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下去的?以及基因中的核苷酸语言如何转变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语言?接下来,同学们通过学案的导学,自己总结归纳,又在每个对点训练题中将一个个考点逐一突破,进而总结提升。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维度是循环上升的,即从“对知识的获取与整合”,到“扩展与精炼知识”,再到“有意义运用知识”,也就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了知识、态度和感受,也收获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虽然哈尔滨一行只有两天时间,但“走出去”带来的收获是丰富的,其中既有专家的备考引领,又有同行的思维碰撞,展示课更是难得的一次自我提高机会,在学习中感悟、在磨砺中成长。

上一条:教育信息简报第124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