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德育教育,加强养成性教育
李凤俐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良好习惯乃是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我们在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可见,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学校德育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节俭习惯,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
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源,从小事做起,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要着重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的培养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
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在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时,要对学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习方法态度指导。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形成规律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学初,我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德育处的相关要求,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一套班规,使学生做到有章可循。
要切实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社团组织在养成教育中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训练,不断巩固养成教育成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固化和定型。要开展课题研究,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要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要求在家中的行为也要象在校内一样 ,保持文明行为习惯,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三、沟通协调社会教育。
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的途径,引导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以社区为舞台,关注和指导学生假期和双休日的生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学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是一项长期而十分艰巨的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这条道路上我不断求索,虽有一些改观,但仍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我将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努力。